侯文華(1981.10--),山東昌邑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科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早期儒家思想及文獻研究、古典詩詞解讀。
一、教育經歷。
2000.9——2004.7,就讀于西南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4.9——2009.7,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博連讀,獲文學博士學位。
二、工作經歷。
2009.7至今,執教于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三、主要開設課程。
(一)本科生課程。
1、《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必修課。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必修課。
3、《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漢語言文學專業必修課。
4、《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漢語言文學專業必修課。
5、《魏晉南北朝散文研究》,專業選修課。
6、《古典詩詞品讀》,公共選修課。
(二)研究生課程。
《<左傳>研究》,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碩士研究生選修課。
四、著述情況。
(一)著作。
《中國散文通史》(先秦卷),過常寶、侯文華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
《先秦諸子散文文體及其文化淵源》,獨著,中華書局,2017年。
(二)編著。
《名家品<紅樓夢>》,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
《名家品<詩經>》,中國華僑出版社,2009年。
《夢里相思曲中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
(三)教材。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合編),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導讀》(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教育系列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
《六朝文選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9年。
(四)論文。
《新媒體時代加強國學經典教學的有效途徑》,《高校圖書館工作》,2019年第5期。
《<孫子兵法>文體學價值的再評價》,《齊魯學刊》,2019年第4期。
《一樣秋山別樣情》,《語文建設》,2018年第12期。
《春秋好議之風及其社會根源》,《孔子研究》,2018年第3期。
《春秋時期貴族女性的知識來源、知識構成與社會角色》,《中國語文論叢》(WOS收錄),2018年第8期。
《<小雅?采薇>“雨雪霏霏”音義辨正》,《中學語文教學》,2018年第7期。
《隱者的秋悲與暝愁》,《語文建設》,2018年5月。
《人間第一耽離別——讀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語文建設》,2018年1月。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釋義》,《斯文》,2018年第1期。
《讀宋代無名氏<水調歌頭?平生太湖上>》,《中國語文月刊》,2017年第6期。
《論先秦諸子散文“文中訓釋”現象》,《諸子學刊》,2017年第2期。
《漢畫像石“射鳥圖”考論》,《新亞論叢》,2016年12月。
《衛國女兒的焦愁與拯救——讀<鄘風?載馳>》,《古典文學知識》,2016年第3期。
《漢代“以貲為郎”辨正》,《孔子研究》,2014年第3期。
《現階段提高中學生古典文化素養探析》,《古文素養研究》論文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
《先秦“論”體文之演進及其成就》,《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
《<管子>問對體及其文化淵源》,《管子學刊》,2012年第1期。
《<史記>“太史公曰”文化淵源考論》,《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張愛玲的詩學修養》,《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荀子?賦篇>與楚國祭儀關系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夏之卷。
《論先秦諸子經解體》,(香港)《新亞論叢》,2011年第1期。
《先秦說書與諸子經說體》,(香港)《新亞論叢》,2010年第1期。
《早期史官文化與史傳文獻研究的一部力作》,《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文體與文化:早期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左傳〉災異現象芻議》,收入《<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長春出版社,2009年12月。
《〈老子〉與先秦箴體》,《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3期。
《<論語>文體考論》,《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3期。
《論〈莊子〉“卮言”即“優語”》(過常寶、侯文華),《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在錯落的時空罅隙中枉自嗟呀》,《名作欣賞》,2006第12期。
《孤獨者的耽溺與沉醉》,《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第4期。
《詩歌闡釋的可能性及其界限》(過常寶、侯文華),《名作欣賞》,2007年第9期。
《無奈世界中的靈魂嗚咽》,《名作欣賞》,2007年第8期。
五、科研項目。
(一)主持項目。
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先秦諸子散文文體及其文化淵源研究”,2010年—2013年,結項。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先秦經典闡釋與文體研究”,2016年—2019年,結項。
3、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2013—2015年,結項。
4、北京語言大學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計劃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先秦經典闡釋與文體研究”,2010—2012年,結項。
5、北京語言大學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計劃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漢代以貲為郎辨正”,2012—2014年,結項。
6、北京語言大學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計劃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春秋知識階層的演進與文獻的生成及傳播研究”,2013—2015年,結項。
7、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論先秦諸子散文‘文中訓釋’現象”,2016—2018年,結項。
8、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春秋好議之風及其社會根源”,2018—2019年,結項。
(二)參與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上古知識、觀念與文獻體系的生成與發展研究”,2011年,結項。
六、獲獎情況。
(一)科研獲獎。
2014年,《中國散文通史》(參著)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特等獎。
(二)教學獲獎。
2019年,獲北京語言大學第十三屆“優秀教學獎”。
2019年,獲評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標兵”。
2011年,獲北京語言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