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888游戏平台-大发888真钱

云國強

發布日期: 2021-03-22 瀏覽次數:

 

云國強,1972年生,男,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副主任,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

媒介研究;影視文化研究;新媒體與社會變遷;國際傳播;輿論戰研究


教育背景

1992-1997  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其中1992年9月到1993年7月在石家莊陸軍學院參加軍政訓練)

2001-2004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

2004-2008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


工作經歷

2008-  北京語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學術成果

專著

1.《歧路與創新:關于傳媒體制、生產和文化場域的考察》,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2.《新紀錄精神與中國文化現代性》,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3.《知識、道義與政治:釋放電視劇文化研究的社會批判鋒芒》,沈陽出版社,2010年。

4.《夢圓世界杯:中國足球文化史》,中國民航出版社,2005年。


論文

1.《政治的學術與學術的政治:對文化研究本土化的思考》,《新聞大學》,2012年第1期,P46-53。

2.《創意產業與當代中國公共政策的轉型:一種批判性反思》,《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1期,P14-21。

3.《理解國際傳播的雙重視界——基于當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系的歷史性分析》,《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第8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P56-70。

4.《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研究中被遺漏的三條內生進程》,《轉型與創新》,中國和平出版社,2014年。P98-105。

5.《理解紀錄片與社會變遷關系的三種視角》,《中國傳媒報告》,2015年第1期,P25-31。

6.《新時期中國報告文學的發展與紀實文化的建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P68-77。

7.《中國語境中的技術變革與“互聯網+”》,《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年8月上。

8.《歷史與話語模式:關于中國國際傳播研究的思考》,《新聞大學》,2015年第5期(總第133期),P87-94。

9.《媒介融合與網絡文化治理范式轉型》,《新聞知識》,2016年第6期,P3-8。

10.《創造性運用宣傳智慧再造面向未來的公共文化》,《學習與研究》,2016年第5期,P74-76。

11.《國際電影節、“預賣”模式與中國紀錄片國際化》,《中國傳媒報告》,2016年第3期,P89-95。

12.《新自由主義現代性陰影下的家、審美權威與階級認同——<交換空間>與生活方式電視節目的文化政治》,《開放時代》(雙月刊),2016年第4期,P191-204。

13.《重新尋找公共領域:時間、空間與“廣播”的生產》,文載《新聞與寫作》2018年第6期,P48-55。

14.《歷史、路徑與范式:關于中國國際傳播概念與理論建構的思考》,文載《當代比較文學》第二輯,華夏出版社,2018。

15.《關于新時代中國跨文化傳播能力建設的一點思考》,文載《新聞知識》2019年第4期,P11-14。

16.《期待新的綜合》,文載《中國傳媒報告》2010年第4期。

17.《建構新聞共同體:當代中國新聞專業主義的發展與影響》,文載《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18.《當“小世界”遭遇“大事件”:呼喚一種語境化新聞報道》,文載《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6期。

19.《電視劇的文藝特性:同小說、電影和戲劇的比較研究》,文載《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季刊),2009年第4期。

20.《從意識形態、文化工業到市場情境下的公共行政——當代中國電視劇體制與生產的歷史考察》,文載《新聞大學》,2009年夏季號。

21.《語言學轉向、結構主義思潮對電視劇文本分析理論與實踐的拓展》,文載《中國傳媒報告》,2009年第2期。

22.《對傳播學發展及其理論貧乏狀況的反思》,文載《河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23.《中國知識群體眼中的美國大選》,文載《二十一世紀》,2009年10月號,總第115期。

24.《奇觀美學與奧運政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文化批評》,文載《二十一世紀》,2008年12月號,總第110期。

25.《迷人的父權制——韓國家庭劇中的現代性與男性氣質》,文載《新聞大學》,2007年夏季號。

26.《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角色變遷及其文化實踐之道德正當性剖析》,文載《中國傳媒報告》2006年第3期。

27.《新興媒介與人際傳播中的‘語言僭越’現象研究》,文載《媒介擬想》2006年第4卷,臺灣遠流。

28.《新聞工作者的自我審查:社會控制的內化?》,文載《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29.《媒介批評的重構:兼論媒介批評的公共性》,文載《現代傳播》2005年第2期。

30.《傳播學理論的三種范式及其方法論考察》,文載《北京大學電視臺紀念文集》,2004年11月。

31.《從娛樂的文化起源、本質解析電視傳播的娛樂功能》,2004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公共廣播電視與公共性——概念的澄清與梳理》,文載《南方電視學刊》2004年第5期。

32.《還存在傳播學理論嗎?》,文載《北大傳播學評論》(第一輯)200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33.《電影敘事中的修辭行為》,文載《中國修辭學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輯),新華出版社。

34.Beyond Propaganda, Aestheticism and Commercialism: The Coming of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in China, in javnost-the public, Quarterly Vol. 14, (2007), No. 3.

35.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new documentary,文載China‘s Media Go Global,Edited by Daya Kishan Thussu,Hugo de Burgh and Anbin Shi,London:Routledge,1 edition (November 23, 2017);ISBN-13: 978-1138665859,ISBN-10: 1138665851

36.From modernization to neoliberalism? How IT opinion leaders imagin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18, Vol. 80(1) 7–29.


研究項目

1.法國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依托的智慧城市建設及相關問題討論(教育部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2020年度課題)。

2.當代影像產業中奇觀文化的經濟分析和文化研究(教育部課題)。

3.網絡文化與治理:建構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面向未來的新競爭力(北京社科基金課題)。

4.跨文化傳播中的輿論戰研究:對中國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視覺表達策略的探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經費支持項目,校級課題)。

5.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經費支持項目)。

6.全球化與秩序的變與常:中外國際傳播對比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經費支持項目)。

7.“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梧桐平臺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8.新媒體時代中國對外話語體系創新研究(非實體機構科研支持計劃)。

9.歧路與創新:關于傳媒體制、生產和文化場域的考察(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專項資金資助)。

10.以“北語模課”為契機探索跨文化傳播教學的創新實踐(北語教改重點項目)。

11.推進跨學科、融通課程教學創新,培養引領未來的跨文化專業人才(北語教改重點項目)。

12.基于新文科建設的整合人文社會科學本科教學改革項目(2019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創新項目”)

榮譽獎項

1.  北京語言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干”

2.  北京語言大學第十屆優秀教學獎

3.    第十一屆中國傳播學大會優秀論文獎

開設課程

本科生課程:社會學概論;媒介批評;紀錄片理論與實踐;影像與社會;新媒體與社會理論。

研究生課程:傳媒、文化與社會理論;視覺文化與社會;中外紀錄片研究。


聯系方式

郵箱:[email protected]

辦公電話:82303525

辦公室:北京語言大學教四樓三層


百家乐打水套利| 大发888游戏场下载| 电投百家乐网站| 百家乐官网美女视频聊天| 威尼斯人娱乐场cqsscgw88| 真人百家乐官网网络游戏信誉怎么样| 德州扑克概率| 百家乐平台送彩金| 加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老虎机上分器| 百家乐庄闲必赢| 游戏厅百家乐官网软件| 威尼斯人娱乐城老品牌值得您信赖lm0| 赌场百家乐官网是如何| 安徽棋牌游戏中心| 六十甲子24山吉凶| 百家乐官网庄家优势| 买车| 大发888注册的微博| 百家乐怎样玩才会赢钱| 邯郸百家乐园怎么样| 中骏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打百家乐官网的技术| 大发888官网e世博官方网站| 红宝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路单之我见| 威尼斯人娱乐备用622| 百家乐奥| 网上玩百家乐好吗| 澳门百家乐官网单注下注| 百家乐官网巴黎| 郧西县| qq德州扑克官网| 大发888信誉net| 百家乐平注资讯| 澳门百家乐代理|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真人游戏| 百家乐官网网上赌博| 百家乐官网图表分析| 百家乐官网数学规律| 百家乐官网一直下注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