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蘭,1966年生,女,文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認知語言學、商務英語、廣告效果眼動研究
教育及工作經歷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北京大學博士后
英國華威大學訪問學者
對外經貿大學 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新基地 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科研課題
國家人文社科“基于眼動實驗的漢語修辭理論與識別理解研究”項目負責人
國家人文社科“英漢語法中的高層轉喻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
教育部后期資助“轉喻語用推理:理論探討與眼動實驗”項目負責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語言中的高層轉喻思維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社科重點“北京與紐約街面廣告視覺效果特色研究:基于轉喻和隱喻眼動實證”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資助“語言與高層轉喻研究”項目負責人
北京市朝陽區科委協同“企業網頁廣告效果研究----認知心理視角 ”項目負責人
中國博士后第42批科學基金“轉喻與語法”項目負責人
山西省21世紀初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銜接與高級英語閱讀”項目負責人
校級預研重大“語廣告比喻性語言的識別理解與視覺效果研究”項目負責人
校級重點協同“企業媒體國際傳播認知心理實驗室”項目負責人
校級商務認知創新團隊“認知與商務語言:商務語言語法中的高層轉喻機制探討”項目負責人
學術成果
主要論文:
Attention to the Pictorial and Text of Menu with Metaphorical or Metonymic Names: An Eye Movement Experiment,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20
An ERP study of the processing of epistemic modality adverbs yuxu and yiding in Mandar in Chinese,Neuroscience Letters,2019
The length of preceding context influences metonymy processing: Evidences from eye tracking experiment, the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18 (submitted and in processing) 2019
Metonymy matrix domain and multiple formations in Indirect Speech Act. in Benczes, Reka, Antonio Barcelona Sanchez & Francisco J. Ruiz de Mendoza Ibanez (eds.) What is Metonymy? Defining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John Benjamins. 2011.
An Attempt at Building a Consensus View on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Nation of Metony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8 (2011)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on the threshold of great changes in thinking style and the epistemic instrument in Zhuan Xiangzhi(eds.) Development of Chie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rum. Shanghai:Foreih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視覺營銷眼動研究:回顧與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2018年第6期
含蓄還是直白-隱喻廣告效果研究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2018年第5期
基于歷時語料庫的量詞“套”的演變及轉喻機制研究,《外語電化教學》2018年第3期
廣告詩句的微笑效應的眼動研究,《外語學刊》2017年第6期
媒體并購話語中國家轉喻的意義和功能,《外語電話教學》2017年第6期
商務目的影響下的廣告轉喻機制—以汽車廣告語為例,《外語學刊》 2016年第3期
再論前置信息對轉喻理解的影響:眼動證據,《心理學新探》2016年第2期
轉喻影響廣告注視的眼動研究,《外語電化教學》2016年第2期
英漢轉喻詞前視利益效應的眼動對比研究,《外語教學》2015年第6期
漢語隱轉喻的存體存態觀,《外語學刊》2015年 第5期
國內商務語言認知研究二十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2015年第2期
轉喻有無信息提示的眼動實驗對比研究,《外語學刊》2014年 第3期
商務語言認知研究的思考,《商務外語研究》2014年第2期
論商務英語語言學的理論體系,《當代外語研究》 2013年第5期
商務英語國外認知研究新動態,《外語教學》2013年第4期
語境與高層轉喻:基于現代漢語間接拒絕言語行為的探討,《外國語文》2012年第5期
現代漢語疑問句意義偏離的語境觀與高層轉喻機制,《外語學刊》2012年第6期
計算機英語教材與普通大學英語教材中的語塊對比分析,《外語界》2012年第1期
“的”字結構的語塊構式觀與轉喻源域類型,《語言語塊研究在中國的進展》2011年9月
“的”字結構的語塊構式觀:基于轉喻源域類型的考察,《外國語》2011年第5期
商務話語建構模式探討,《外語教學》2011年第3期
“感受質”和“感受意”,《現代外語》2010年第4期
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學校科研文化建設思考,《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第6期
“的”字結構的構式觀與轉喻思維屬性特點,《外語研究》2010年第5期
當代語言學研究的工具價值,《外語學刊》2010年第6期
《商務外語研究》與商務外語學科建設,《商務外語研究》2010年第1期
商務廣告建構中的聯想功能 ,《商務外語研究》2010年第2期
轉喻與語境:What’s X doing Y? 構式的轉喻限制性因素探討,《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2期
語言語塊教學與研究在中國的進展,《外國語》2009年第6期
“事實”如何勝于“雄辯”?,《外語電化教學》2009年5期
認知語言學研究面臨思維方式和認識工具的巨大變革,《中國外語》2009年第5期
間接言語行為的轉喻多域操作,《外語學刊》2009年第3期
轉喻與語篇:伏應與轉喻思維,《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第5期
認知語言學構式觀,《重慶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高層轉喻研究,《外語教學》2008年第6期
轉喻矩陣域觀,《外國語》2008年第23
間接言語行為類型轉換與轉喻,《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第1期
異形回指和聯想回指理解的轉喻動機,《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年第2期
仿擬理解與轉喻思維的異同,《外語學刊》2007年第5期
從認知因素的重視程度縱覽語用推理研究,《外語研究》2007年第5期
轉喻的普遍性,《太原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轉喻概念映射之意義釋解,《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7年第3期
轉喻:從“辭格”到認知研究的回顧,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年第8期
《轉喻、語法與交際》評介,《現代外語》2005年第4期
索緒爾與結構主義形成,《太原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功能主義研究概說,《外語研究》2004年第5期
主要專著:
《語言與高層轉喻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修辭語言加工》中國農業出版2015
《商務語言中的轉喻:基于英漢廣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2020
教授課程
語言認知與眼動實驗研究(碩、博學位課)
社科研究方法與體驗 (本科)
語言實驗類國際發表寫作(碩博)
商務語言認知眼動實驗研究方法(碩博)
學術閱讀與寫作、商務英語語言學、語言學導論 (本科)
學術兼職
全國心理學眼動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語言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山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山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服裝學院客座教授
國際認知語言學研究會會員
全國創新英語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美國SSCI學術刊物International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的審稿人
美國學術刊物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sights的審稿人
英國SSCI學術刊物Tourism Review的審稿人
教育部多種項目和獲獎的評審專家
榮譽與獎勵
專著《語言與高層轉喻研究》獲全國高等學校第七屆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獲北京市教工委微黨課二等獎
獲校級教學科研突出貢獻獎
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獲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獲學校科研標兵
獲學校感到惠園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