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夫,男,吉林長春人。生于1969年5月。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思想和理論、批評研究。同時對歐美現當代文學思潮也有所涉及。
教育背景:
1991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4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文藝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2012年于清華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4年至今在北京語言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開設課程:
本科專業課程有:西方文學理論名著導讀;中國現代詩歌研究。
碩士專業課程有: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和批評專題。
目前代表性的學術成果:
專著:
《梁啟超1920年代的情感詩學研究》
論文:
《我與你:一種新的敘史語言的誕生——對<心靈史><紀實與虛構><家族>的一次集體解讀》
《論劉震云的反諷敘事特征》
《試論端木蕻良創作中對文化因素的吸收及其意義》
《顧城前期詩歌對新型主客體關系的建構》
《悲劇文化的現代境遇——西方現代主義階段悲劇觀念的矛盾運動軌跡》
《悲劇文化的當代境遇——西方后現代語境下的悲劇理論和實踐》
《“罪惡”的現代詮釋:作為現代悲劇敘事的核心——威廉?福克納作品中對“罪惡”的審美呈現》
《少年、老年視角:錯位、對話與悲劇張力——威廉?福克納的現代悲劇敘事的一個側面》
《作為嗣續光大“國民性”與“國性”的文學——梁啟超1915年前后文學觀的轉變》
《新文化視域中的現代情感詩學建構——1920年代梁啟超對于文學之“體”與“用”的重新定位》
《情感詩學與情感政治——觀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梁啟超新文化觀的一個維度》
《新文化運動語境中梁啟超“情感”觀的轉變》
《回歸文學本體的現代詩學建構——梁啟超《<晚晴兩大家詩鈔>題辭》解讀》
《擺渡于傳統文學與新文學間的“情感”之舟——1920年代梁啟超的“情感”詩學》
《梁啟超對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重新認識》
《論梁啟超詩學視野的拓展》
《梁啟超的歐洲文學論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歐游心影錄>為中心的考察》
《1920年前后梁啟超對文藝復興的借鏡》
《論新文化運動語境中梁啟超“新文化”觀的形成》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中的清代文學美術論》
《走向“情感”的文化政治——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的“情感教育”論》
《梁啟超:重構中國文化的現代自我——以《歐游心影錄》為中心的觀察之一》
《梁啟超:重新勘定中國文學的現代認同》
《崇高之美:鑄造中國文學新質的起點》
《在抒情與敘事之間的認識調整》
《在敘事與抒情之間的價值重估——梁啟超、王國維對傳統文學類型觀的調整》
《“抒情”的顛覆與重構——梁啟超、王國維向中國文學抒情傳統的回歸》
《“抒情的文學”與“敘事的文學”——王國維文學類型二分法探究》
研究課題:
梁啟超1920年代的文學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