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閱,女,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學研究》副主編,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研究領域
中日文學與文化關系、日本中國學等。
教育背景
1990年 獲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1993年 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2006年 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8月至今,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
1995年12月-2001年12月,受聘為北京語言大學講師;
2000年4月-2002年3月,赴日本愛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2001年12月-2006年9月,受聘為北京語言大學副教授;
2006年9月至今,受聘為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2016年2月-2017年2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員;
2019年6月,增列為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
學術成果
專著
1. 《川端康成是怎樣讀書寫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2. 《人與自然的交融——<雪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吉本芭娜娜的文學世界》,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 《川端康成文學的文化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5. 《比較文學視野中的中日文化交流》,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6. 《近代外國人與北京文化》,學苑出版社,2021年。
譯著
1.《棉被》,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2.《盡頭的回憶》,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3.《莎樂美漢堡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等。
論文
1. 《從日本中國學到中國日本學》,《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2. 《美麗與悲哀——川端康成筆下的女性形象分析》,《日本學刊》,1998年第4期;
3. 《不滅的美》,《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
4. 《一面虛無的鏡子——〈雪國〉中的島村》,《廣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5. 《虛無、清寂與熱烈的絕妙平衡》,日本《文學論叢》第124期, 2001年7月20日;
6. 《川端康成自然觀的發生學研究》,日本《文學論叢》第125期,2002年7月;
7. 《大眾文化與吉本芭娜娜的創作》,《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CSSCI收錄;
8.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奇跡——〈甘露〉》,《外國文學動態》,2004年第3期;
9. 《日本人心中的牧溪》,《漢學研究》第八集,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10.《中日文化交融的藝術之花——〈名人〉的發生學考察》,《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2005年8月;
11.《從〈馬美人〉看川端康成對唐傳奇的吸收與借鑒》,《漢學研究》第九集,中華書局,2006年3月;
12.《“合二為一、一分為二”——唐人小說與川端文學的寫作模式》,《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1月第1期;
13.《日本儒學與日本人的戰爭認識》,《世界史》,2007年第5期;
14.《川端文學における升天イメージと中國道家の飛翔思想》,日本《川端文學への視界》22,銀の鈴社,2007年6月;
15.《色彩的世界——從川端康成的〈雪國〉到吉本芭娜娜的〈哀傷的預感〉》,《國外文學》,2007年8月第3期;
16.《川端康成〈睡美人〉的救濟主題》,《日本研究》,2007年9月第3期;
17.《川端康成〈竹葉舟〉的中國文學淵源》,《外國文學評論》,2007年11月第4期;
18.《莊子與川端康成的藝術理念》,《漢學研究》第十集,學苑出版社,2007年12月;
19.《“瀟湘八景”的詩情畫意——兼論中國繪畫對日本的影響》,《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8年2月1期;
20.《川端文學の鏡像の美と禪宗》,日本《川端文學への視界》23,銀の鈴社,2008年6月;
21.《鹽谷溫的元曲研究》,《漢學研究》第十一集,學苑出版社,2008年9月;
22.《禪宗與川端康成文學的藝術美》,《東亞人文》第一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23.《〈雪國〉中的駒子與葉子》,《日本學研究》第十八期,學苑出版社,2008年11月;
24.《川端康成文學與中國宋元美術》,《外國文學》,2008年第6期;
25.《從吉本芭娜娜的創作看日本大眾文學——以〈廚房〉為中心》,《日語學習與研究》,2009年第1期;
26.《川端康成と八大山人》,日本《川端文學への視界》24,銀の鈴社,2009年6月;
27.《川端康成在戰后的深層反思——論〈重逢〉》,《外國文學評論》,2010年第1期;
28.《嚴紹璗先生的東亞文學關系與日本中國學研究》,《漢學研究》第十二集,學苑出版社,2010年4月;
29.《辻聽花的中國戲曲研究》,《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2010年3期;
30.《“隱含作者”與深層意蘊:吉本芭娜娜的<盡頭的回憶>》,《日本研究》,2012年第1期;
31.《青木正兒與鹽谷溫的中國戲曲研究》,《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
32.《評嚴紹璗教授<比較文學與文化“變異體”研究>》,《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12年第1期;
33.《辻聽花的中國戲曲研究》,《國際漢學》,2012年第2期;
34.《新中國60年川端康成小說研究之考察與分析》,《日語學習與研究》,2013年第1期;
35.《放棄追憶 感受當下——吉本芭娜娜小說集<盡頭的回憶>》,《外國文學動態》,2013年第1期;
36.《川端康成的“非常事件”》,《外國文學動態》,2014年第5期;
37.《內藤湖南的中國美術研究》,《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十一輯,2014年;
38.《日本公布新發現的川端康成通信》,《世界文學》,2014年6月;
39.「青木正児の中國遊學と中國研究」,『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旅の表象 異文化交流の文學史』,勉誠出版,2015年4月。
40.《“棉被”下的自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15年第2期;
41.《禪宗的“以心傳心”與川端文學的藝術美》,《アジア文化 亞洲文化》,日本アジア文化総合研究所出版會,2015年12月第32號。
42.《日本的中國元曲研究——以東京帝國大學的<西廂記>翻譯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10期;
43.《芥川龍之介的“蝴蝶夢”——從多邊文化視角考察芥川龍之介的中國之行》,《日語教育與日本學》,2016年第1期;
44.《芥川龍之介與中國京劇》,《漢學研究》第二十二集,學苑出版社,2017年;
45.「中國における川端康成文學研究」,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世界の日本研究2017』,2017年5月。
46.《岡倉天心的中國之行與中國認識》,《外國文學評論》,2019年第1期;
47.《假面“快樂”:青山七惠筆下的欲望》,《美文》(上半月),2019年第3期;
48.《林京子的時間——以<再致露易>為中心》,《外國文學研究動態》,2019年2月;
49.《默然凝視 川端康成的世界》(對談:魏大海、原善、周閱、李哲權、李圣杰),《アジア文化 亞洲文化》,日本アジア文化総合研究所出版會,2020年6月第38號;
50.《中國現代美術制度確立過程中的日本因素》,《東岳論叢》,2020年第12期;
51.《岡倉天心的中國踏察與流失西方的中國藝術品——以龍門石窟為中心》,《漢學研究》第二十九集,學苑出版社,2020年12月;
52.《誰在喪失——葉真中顯的推理小說Lost Care》,《外國文學動態研究》,2021年3月;等。
教材
1. 《學院生活中國語》(初級漢語課本),日本白帝社,2002年3月(合著);
2. 《漢語聽力速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合著);
3. 《中國見聞15章 美紀重訪北京》(中級漢語課本),光生館,2003年11月(合著);
4. 《MHK(三級)精解》(北語社MHK精解系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合著,第一作者);
5. 《比較文學實用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合著)。
研究項目
1. 2007年—2009年,“日本近現代學者和作家視野中的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06YB05),北京語言大學校級科研項目;
2. 2008年—2012年,“近代以降日本的中國戲曲小說研究”(08BWW02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3. 2013年—2015年,“二十世紀日本的中國古典戲曲研究”(NCET-12-0799 ),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4. 2013年—2015年,“近代外國人與北京文化”(4136A201),教育部科學研究與研究生培養共建項目;
5. 2019年,“比較視閾下的北京形象與文化研究”(19JDWXA001),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點項目等。
榮譽獎項
1. 1997年 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
2. 2008年 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三等獎;
3. 2012年 《川端康成文學的文化學研究》獲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六屆“孫平化日本學學術獎勵基金”特等獎等。
開設課程
本科生課程:外國文學史,等。
研究生課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近代中日文學關系專題研究、海外中國學研究、文學批評經典導讀、多維視野下的中日文學研究、東亞研究專題、東西方交匯中的中日文學,等。
社會服務/學術兼職
1. 《漢學研究》副主編;
2. 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4.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
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6.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評審專家;
7. 宋慶齡基金會“孫平化日本學研究獎”評審專家。
國際交流
1. 2000年,日本豐橋市國際交流協會中國語講座、日本靜岡縣日中友好協會中國語講座;
2. 2001年,日本愛知大學短期大學部“日語志愿者講座”、日中友好會館“中國語言文化周”公開示范課;
3. 2010年,日本大手前大學交流文化研究所“1920年代東アジア文化交流の研究Ⅱ”,發言題目《辻聽花の中國劇研究》;
4. 2016年,日本東京國際文化會館,全國性學術演講《川端康成文學與中國美術》;
5. 2016年,韓國首爾,參加“韓國日本言語文化學會2016秋季大會”;
6. 2016年,日本“現代中國研究會”講座,題目《川端康成文學と中國宋元絵畫》;
7. 2016年,日本鶴見大學川端文學研究會第170回例會,主題發言,題目“『禽獣』の隠喩性と『荘子』”;
聯系方式
辦公室:北京語言大學綜合樓1131室